我国“双碳“战略目标提出至今三年左右,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辩论中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过去的三年里,中国稳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共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双碳”目标激发绿色产业创新,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有关部门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4%,第一阶段国家自主贡献承诺超额完成。在此基础上,“十四五”前两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4.6%,节能降碳效果显著。在这些方面,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坚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累计完成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改造、供热改造5.2亿千瓦以上,使传统能源更加绿色、干净、高效。
在“双碳”目标的引导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以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新三样”为代表的绿色低碳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上半年“新三样”产品出口总额增长61.6%,拉动出口总量增长1.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十四五”期间,通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粗钢产量进行科学调控,减少了4000多万吨。发布关键产业,关键能源设备能效标杆水平,引导节能降碳更新改造。严格控制新项目碳排放,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另外,在消耗能源、产生碳排放的重要领域,如工业生产、建筑运行、交通运输等,推动低碳清洁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在建筑领域,2022年新建绿色建筑的比例从“十三五”期末的77%提高到91.2%。促进现有建筑绿色低碳改造,节能建筑占城市民用建筑面积的65%以上。加快交通运输结构步伐调整,2022年全国铁路货运运输量49.84亿吨,同比增长4.4%,水路货运运输量85.54亿吨,同比增长3.8%。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543.4万辆和537.4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36.9%和39.2%。
目前,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经建立,绿色低碳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巩固碳排放双控基础能力,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深化能源价格改革,推进燃煤发电互联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新能源廉价互联网政策,完善分时电价机制,完善抽水蓄能两部制电价政策。完善绿色电力交易系统,全国绿色电力交易量超过600亿千瓦时。
自2020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资金1.78万亿元。绿色金融创新加速,如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碳金融产品等,支持“双碳”发展。与“双碳”目标带来的一系列深刻变化相比,更根本的是,全社会,尤其是行业,已经对“双碳”目标建立了稳定的预期,这将刺激行业更加立足于创新,实现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