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除了年初泰南因洪水灾害导致泰国产胶量阶段性回落外,其他主要天胶生产国均维持增产势头。据天胶生产国协会(ANRPC)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球天胶产量同比增长5%至1042.9万吨,较去年增加60.5万吨。从供需增速上看,供应增速要快于需求增速。全球胶市存在供应过剩隐患.
为了扭转全球胶市供应过剩的局面,提振持续低迷的胶价,主要产胶国曾在今年9月中旬召开会议磋商,然而结果却令众多胶农失望——越南加入橡胶三方委员会ITRC,从而使得ITRC四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越南)产量占全球天胶总产量的80%,但没有出台任何干预胶价的措施,由此市场做多热情陷入低谷,引发产胶国胶农强烈不满。迫于民众压力,三国约定合计削减34.9万吨的出口量,限制出口预计在12月起之后的3个月。如果产胶国能切实履行削减份额,则供应端过剩预期有望得到修复,有利于胶价企稳反弹。后市仍需密切关注产胶国削减出口情况。
环保限制国内轮胎企业开工。今年国内轮胎行业出现奇特现象,轮胎连番涨价,但涨价因素并未传导到天胶原料端。主要因为环保政策趋严限制高污染的辅料行业,导致其供应出现短缺,制约轮胎行业开工率回升,从而影响对天胶的需求。同时轮胎涨价的空间都被辅料“吃掉”,天胶未能受益。数据显示,今年国内轮胎行业整体开工率要低于往年。截至12月上旬末,山东地区轮胎企业全钢胎开工率66.05%,同比下滑4.08个百分点;国内轮胎企业半钢胎开工率为69.06%,同比下滑4.93个百分点。
在轮胎出口贸易方面,作为我国最大的轮胎出口省份——山东,今年对外贸易摩擦程度进一步升级。今年不仅美欧等发达国家对我国轮胎发起调查,而且印度等新兴市场也出现贸易摩擦扩大的景象。
天然橡胶下游需求中,轮胎消费占比高达70%。在乘用车方面,随着2018年临近,国家对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税收优惠即将结束。受此影响,步入四季度以来,我国乘用车销售增速开始提前回落。除了半钢胎消费终端走弱外,作为全钢胎消费主力的重卡行业在今年四季度也陷入增速显著放缓的困境。可以看到,承接今年10月我国重卡销售增速大幅放缓的势头,11月销售增速继续走低,并出现近两年来的同比萎缩景象。考虑到今年环保限产升级导致相关企业减产,对于重货运输需求下降,使得对重卡的需求减少,同时去年实施的治理超载政策红利也存在透支,加之去年四季度高基数因素影响,预计12月重卡市场将继续承压,不利局面可能会延续至明年一季度。
国内高库存现状较难缓解。截至2017年12月初,青岛保税区橡胶总库存增加至21.28万吨,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112.38%,较近三年均值大幅增加36.67%。其中,天然橡胶11.82万吨,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74.34%。虽然近期即墨南泉物流园一处厂房突发大火,据闻厂房内存放着2万—3万吨橡胶,不过对比目前的保税区橡胶总量来看,即使全部烧毁,对于削弱目前高库存现状依然有限。整体上,在今年我国进口橡胶显著增加但下游需求端难以同步消化的背景下,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水平要高于往年,供需矛盾趋于加剧。
综上所述,2017年全球胶市供应过剩的隐患依然存在,加之中国消费“引擎”逐渐缺失政策红利支撑,社会库存居高难下,供需矛盾趋于加剧,导致胶价摆脱底部箱体振荡的动力匮乏。预计沪胶后市仍将延底部区间振荡,除非泰南洪水破坏程度强于去年,诱发超预期减产,才能触发新一轮上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