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橡胶新闻

五大因素致使中国橡胶工业陷入困境

2009-11-04 11:27701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在第十届全国橡胶工业信息发布会上表示,受结构性、技术性及政策性等因素影响,中国橡胶工业发展在全球金融危机来袭时陷入困境。上海证券报11月4日消息,第十届全国橡胶工业信息发布会暨轮胎特保案继续应对研讨会于11月3日在广西桂林举行,有关代表在讨论和建言如何继续应对输美轮胎特保案的同时,亦不忘对中国橡胶工业的发展进行反思,其中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的发言最具代表性。范仁德指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橡胶产品制造大国。但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橡胶工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面临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可能出现的首次负增长,危机过后中国橡胶工业发展的出路何在,应该引起企业、行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范仁德认为,现阶段中国橡胶工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是一系列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出口比例大是陷入困境的内在原因。出口比例大是中国橡胶工业整体竞争力增强的必然结果,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以美国为首的高消费市场严重萎缩,过多依赖出口拉动增长的中国橡胶工业反而陷入了困境。第二,国际橡胶产业转移是陷入困境的外部原因。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橡胶产业巨头米其林、固特异、普利司通等以及几乎所有知名橡胶公司纷纷在中国设厂,将部分低技术含量的橡胶产品转移到中国生产,一部分强占了中国的配套市场,一部分返销母国或其他国家,跨国橡胶公司通过转移实现了最大收益。2008年,外资企业乘用轮胎在国内占70%市场,在出口中占60%。第三,来料加工贸易是陷入困境的结构性原因。橡胶产品出口中来料加工贸易占80%以上,一方面,来料加工贸易进口和出口之间的增值有其必然性;另一方面,随着近年中国橡胶工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国内制造业水平显著提高,来料加工贸易配套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迅速延伸,进一步助推了来料加工贸易的增长。来料加工比例过大,刺激了定牌加工的增长,抑制了自主品牌轮胎的出口。第四,橡胶进口高关税是陷入困境的政策性原因。中国作为战略物资的天然橡胶满足率仅30%,但目前实行的天然橡胶一般贸易进口实行选择税(20%从价税或2600元/吨从量税),企业从趋利出发充分利用这一政策,自然选择加工贸易方式,大量承接来料定牌加工,促进了出口大增,但无助于自主品牌的培育。第五,橡胶产品品牌影响力薄弱是陷入困境的技术性原因。国际橡胶产业巨头米其林、固特异、普利司通等凭借品牌、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迅速占领了中国利润率较高的轿车、轻卡轮胎以及高档子午胎市场以及大部分出口市场,在竞争中中国本土轮胎企业处于明显劣势,特别在出口方面,中国自主品牌轮胎出口额在全国轮胎出口额中的比例不足8%。范仁德认为,危机过后中国橡胶工业发展面临着调整、转型、重组的抉择,要通过企业、协会和政府在各个方面的不懈的探索、改革和实践,才能促进中国橡胶工业在逆境下重生和健康发展。

打赏

上一篇:TOCOM橡胶期货收盘上涨

下一篇:《里斯本条约》有望于12月1日正式生效

  • 0人打赏
    举报
关闭
同类资讯
热门评论
加载更多……
00
  • 账号登录

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