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天然橡胶产区原料收购价格维持强势。国营加工厂胶水收购报价15800元/吨,价格水平相对较高。部分民营加工企业收购价达到16100-16300元/吨区间,原料供应偏紧。加工企业加价收购现象明显,原料市场竞争激烈。
云南产区价格走势保持稳定。胶水进入干胶加工厂价格13.5-13.8元/公斤,进浓乳厂报价13.8-14.1元/公斤。胶块价格维持在13-13.3元/公斤水平,与前期基本持平。原料供应相对紧张,价格支撑力度较强。
东南亚产区气候条件影响生产。主产区降雨天气持续,割胶作业受到一定干扰。胶水产出量有所减少,原料价格保持坚挺态势。海外供应短期偏紧,对国内市场形成传导效应。气候因素成为价格重要支撑。
国内产区逐步进入减产阶段。随着季节变化,割胶活动自然减少。加工企业为维持生产,加大原料收购力度。抢收情绪逐渐升温,推动价格小幅上涨。原料成本上升压力向产业链下游传递。
轮胎企业生产负荷保持稳定。整体产能利用率变化不大,开工率处于合理区间。全钢胎和半钢胎生产出现结构性分化,需求表现不一。企业按需采购原料,库存控制在正常水平。生产节奏相对平稳。
终端汽车销售数据出现回落。10月份全国乘用车销售量同环比双双下滑。汽车市场表现对橡胶需求产生影响,采购预期可能调整。下游制品企业订单情况一般,需求支撑力度有限。市场观望情绪有所升温。
青岛港口库存再度积累。一般贸易库存增加是主要因素,保税库存相对稳定。累库幅度较前期有所放缓,供需矛盾略有缓和。下游企业逢低采购意愿增强。上周价格回落后,部分企业进行适量补货。低价资源成交情况好转。采购策略保持灵活,大规模备货行为较少。市场交投气氛相对平稳。
多空因素继续博弈较量。供应端成本支撑与需求端疲软形成对峙。缺乏明确单边驱动因素,市场方向性不强。宽幅震荡格局可能延续,突破需要新的催化剂。贸易商需要耐心等待机会。


